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精英

“00后”大胖村医“显眼包”蒲安斌用脚步丈量乡土的“青春处方”

点击数:15│更新时间:2025-05-09 09:37:54│【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嘿,小蒲,你后悔来咱什邡当这乡村医生不?”

 “不后悔嘞!我就稀罕这片地儿,也稀罕这儿的人。就是吧……偶尔还是会想家的!”

     什邡、安岳,两地相距200公里的距离,在高铁时代不过是半盏茶的功夫,可这位什邡市马祖镇东林村的"00后"村医,四年间只踏上过5次归途。相反,村里419位慢性病患者的门槛,却被他那双磨破边的运动鞋叩响过千百回。安岳的炊烟是刻在基因里的乡愁,而什邡的稻浪已长成他生命的年轮。

      什邡市马祖镇东林村,常住人口3690人。高血压患者298个,糖尿病患者121个,65岁以上的老人865人,老龄化那叫一个严重。2021年的时候,乡村医生这个曾经撑起农村医疗卫生半边天的群体,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东林村也没能幸免。这时候,卫生院派来个“00后”村医,好家伙,这小伙子体重200斤,还是个中医迷。带着他的"移动中医讲堂"闯进了村民的生活,一边喝着可乐,一边在村民堆里搞起了“舌尖上的本草课”,这操作,直接给村民们整出超强记忆点,妥妥成了村里的“显眼包”。

     “这胖娃娃能给人看好病?”“大学生咋会来咱这穷乡僻壤?”“他不会明天就跑路了吧?……

      一腔热血扑在工作上的蒲安斌,刚来那会也没少被村民质疑。面对这些质疑,小蒲也不咋解释,就闷头干。他一趟趟往村里跑,一家家往村民家里钻,用电子化信息平台给慢性病患者建起管理台账,把老人们的血压、血糖还有各项生命体征情况记得清清楚楚。他的背包里,还揣着个“秘密武器”——第二套“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村里婆婆爷爷们的爱好、常去的地儿,还有家庭情况、病情啥的。

     “咱现在去看李婆婆,她下午一般都在茶馆,咱先去那逮她。”……

     说起这李婆婆可是蒲安斌来东林村结识的第一个“铁杆粉丝”。小蒲刚来的时候,李婆婆的血糖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在11- 13mmol/L之间来回晃悠。李婆婆一直按时吃药、打胰岛素,可把蒲安斌给整懵圈了。他尝试通过调整胰岛素剂量、每日六次的血糖监测来为李婆婆降低血糖,可血糖到了9mmol/L便再也没有了降低迹象。

     于是,蒲安斌开启“管家模式”,从李婆婆的吃喝拉撒睡入手,时不时来个突击检查,再定期搞健康宣教。嘿,还真让他从李婆婆屋里搜出不少藏起来的饼干,还有那升糖神器红薯稀饭。经过一番折腾,李婆婆的血糖总算稳定在7mmol/L左右啦。

      傍晚时分,夕阳把村里的飞檐都染得红彤彤的。这时候,你准能看见一个穿着oversize白大褂的胖小伙,满头大汗地在村里晃悠。别人调侃他咋这么能出汗,他乐呵呵地来一句:“可能是我太胖咯!”那汗水顺着他黝黑的皮肤流下来,就跟小溪似的,一路淌进刚翻过的田垄里。这一年到头,他的汗水就像从春天到冬天结的盐疙瘩,在土地里汇成了一条“健康密码河”,帮着东林村的老百姓解开一个又一个健康难题。这位大胖村医“显眼包”就像他背包里那些被翻烂的笔记,正一页页写就新时代"赤脚医生"的注脚——不是悬壶济世的传奇,而是用青春在乡土间开出的最朴实健康处方。(叶靖、医师报陈远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