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精英

41年不离不弃,她当了大半辈子的儿童守护神!

点击数:1540│更新时间:2018-05-28 09:31:50│【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41年不离不弃,她当了大半辈子的儿童守护神!

        来,嘴巴张开,让奶奶看下好吗?”“小乖乖,要听话,要认真吃药才能好。”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儿科诊室,一位年过半百,声音洪亮、干练利落的医生正忙碌着,她快速地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式,为前来就诊的患儿处理各种问题。面对患儿家属的各种询问,她认真予以解答,需要交待的问题她会一字不落的讲解清楚,下一个患儿还等待着,她又挂上了听诊器。

        她就是四川省名中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儿科专家马君蓉教授。今年66岁的马君蓉出生于重庆忠县,1977年,马君蓉教授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毕业后来到了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上世纪八十年代,祖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医疗卫生事业也同样如此,马君蓉教授就这样从附属玄滩医院到附属中医医院三星街门诊,从水井沟门诊、忠山住院部再到城北新院,一路坚守儿科医生这个职业到今天!


        据国家卫计委数据,我国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目前约为11.8万人,每千名0-14岁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49人,也就是说,平均2000多个儿童拥有一个儿科医生,这个水平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儿科执业(助理)医师存在较大缺口。
       儿童是家庭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儿童的健康需要儿科医生去呵护。而作为“哑科”的儿科,高风险、低收入背后的“医生荒”现象已持续多年,并且愈加严重。即使是很多儿科系毕业的医生也中途放弃了,而马君蓉教授却一直坚守在儿科这个一般医生不愿意涉足的领域,转眼就是41年。
        与孩子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马君蓉教授,早已是儿科领域的知名专家。经过40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专研,马君蓉教授对儿童外感发热、腹泻以及小儿哮喘、心肌炎、厌食症、多动症、抽动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顽固性咳嗽等疾病的治疗上有一套独特的经验,并收到了极好的临床疗效。她潜心研制的多种纯中药制剂如小儿浴热净搽剂,让高热的患儿在戏水中轻松退烧。她根据辨证论治和天人合一整体观等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研制的中药贴脐止泻疗法,让腹泻的患儿运用中药贴脐止泻,免去打针、吃药之苦,一项项既符合孩子心理,又减少患儿痛苦和副作用的举措,确保了无数孩子的健康成长。

屡起沉疴 40余年来,她矢志不渝成为儿科医生中的“马教授”

       上世纪90年代,一名6岁的小男孩因在基层医院误输入医用酒精,送到西南医大中医院时,孩子已经处于昏迷状态,面色苍白,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
        时间就是生命!在马君蓉已经历过的医疗救治患儿过程中,也见过不少生命垂危的患儿,但如此大剂量的酒精中毒,当时临床极为罕见,马君蓉多方咨询同行及老师,均觉得是件风险极大。棘手之事,大家都劝她放弃抢救,免得影响她在当地患儿及家属心中的形象。但马君蓉却不这样想,她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召集了相关科室医生,组织对小男孩进行全院会诊。
        降压、抗休克、抗心衰、透析、对症下药……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后,马君蓉带领大家全力抢救小男孩。白天的其余时间她要诊治其他患儿,但这样一个病情特殊,极度危险的小男孩,让她必须每隔一个小时就去观察他的病情变化。夜间,其他值班同事劝马君蓉回家稍事休息,她却说:“不回去,回去也睡不着,守在医院踏实些。”
        一天,两天,三天……小男孩每一丝细微的变化都牵动着马君蓉的心,在透析期间,偶尔、短暂的肢体活动恢复都让她激动不已。整整七天八夜,在马君蓉的精心治疗和全体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男孩终于从死神手里逃脱。当小男孩康复出院时,小男孩的父母齐刷刷地跪在马君蓉面前感谢她的救命之恩。“他们一家突然跪下的时候,把我吓坏了,作为儿科医生,救人治病,我想是应该的。”时至今日,马君蓉教授回忆起来仍感叹不已。
         2001年,自贡市富顺县的5名小孩误食鼠药中毒,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意识不清,生命垂危。马君蓉教授凭借多年的经验,经过一天的奋力抢救,5名小孩转危为安。
         2013年,5岁的古蔺县小男孩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全身无力,行走困难。马君蓉教授辨证施治,采用中医治疗手段,小男孩行走、运动均恢复正常。
        马君蓉教授在儿科工作岗位上40余年来,像这样的临床危急重症儿童疾病救治,不胜枚举。

热爱生活 40余年来,她乐观豁达成为孩子们眼中的“马奶奶”


        儿科的特殊性,造就了马君蓉教授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性格。医院所有医生和护士都知道马君蓉教授是个急性子,说话像打机关枪,办事风风火火。“我就看不得一点拖沓,你说患儿在那儿等着,你慢手慢脚不耽误人家啊?”为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多看几个孩子,对动作较慢的同事她会毫不留情的给予批评。
        可是在马君蓉教授急性子背后,她对待患儿时却很认真负责。不但在给孩子检查和治疗过程中一丝不苟,连对患儿家属更是仔细交待,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患儿家属有一点记不牢。在儿科病房里,马君蓉教授给患儿家属交代吃药注意事项时常常就是好几分钟,此后又把喂药、护理等事情一一作了交待,待患儿家属说“清楚”之后,马君蓉教授才放心。“有的时候面对同一患儿和家属,一件事要反反复复说很多次,时间久了,大家可能都觉得我很唠叨,以至于我40几岁的时候,就有患儿和家长开始叫我马奶奶了。”马君蓉教授打趣说。
         马君蓉教授爱笑,尽管平时对同事和学生要求严格,但在为患儿诊治疾病时总是想方设法让患儿能自己表达感受,对不能言语的婴儿,她对年轻父母则是告知更多的喂养知识和小儿疾病观察知识。
       “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我今生已是满足了。”冰心对生命的热爱,自然而然地衍生出珍惜。正如冰心一样,马君蓉教授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也至深,工作之余 ,马君蓉教授喜欢钓鱼、打羽毛球、跳舞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患儿负责。


为人师表 40余年来,她无怨无悔致力医学成为后生眼中的“马老师”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技术,1986年,马君蓉就读成都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在我看来,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在危、紧、急、重症的治疗上,我第一时间选择西医,但在一些慢性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抽动症等的治疗上,我往往选用中医。”马君蓉教授说。
        66岁的马君蓉教授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学习中医药知识,热爱医学,热爱患儿,将医学研究作为一生的追求。中医经典博大精深,为了学习新技术新经验,马君蓉教授几乎征订了国内各种儿科及中医杂志,读书写书伴随着她生活。
         对于学生的培养,治学严谨,关爱有加。几十年来马君蓉教授培养了众多的接班人,带领本科生、研究生和师承弟子从事学术研究工作。马君蓉教授说:“在我的信念里,一是不能误人子弟;二是要对患儿负责。之所以对学生异常严格,就是要让学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让他们走上岗位后能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如今的马老虽年过半百,却身兼数职,她是四川省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会名誉委员,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专委会名誉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中西医结合专业组专家顾问,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组专家顾问,泸州市“2015妙手仁心·四川名医口碑榜·泸州好医生”十强金口碑好医生等。
        “当儿科医生40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在孩子们天真可爱的陪伴中工作,儿科医生虽然苦和累,但当看到孩子们治好时高兴的笑脸,也是很自豪的。”采访结束时,马君蓉教授这样告诉记者。

相关推荐